一个声音清朗、身约八尺、颀长有型的男子在长京城外那户人家待了个把时辰,年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身体健朗,腰杆挺直。她一眼就认出了那块螭纹玉佩,物归原主了,这是他刚把它从大理寺取回来的。当年俪妃心爱之物。妇人颤颤巍巍的和那男子说着话,言词间皆是对不住姑娘,因当年的疏忽酿成不可原谅之错,又被人拿全家性命做要挟,她就是知道些什么蛛丝马迹也不敢告密,十四年后,她又见到了小主人,激起内心热火,至今她已无所顾忌,想着要做些什么,望姑娘沉冤得以昭雪。
当年,俪妃遭人下毒去世之后,皇后特去痛心追悼,哭的跟泪人儿似的,楚暝当初也以为颜妃娘娘是真为母后伤心,可是,后来有一件事他一直觉得奇怪,颜妃娘娘心情不好,说要他陪着到御花园走走兴许能好些,楚暝还小,不懂太多,只疑惑颜妃娘娘为何不将四哥带来,四哥比他年长几岁,按道理跟自己亲生孩子在一块岂不是比跟他一个姐妹之子要来得安慰吗?ii
那一日,颜妃带他放风筝,风真大,风筝飞得好高啊,看着天空中那只自由自在飞翔的大蜻蜓,他不那么伤心了,开始有了笑,大蜻蜓越飞越高,他不断的放线,可是风筝线忽然断了,大蜻蜓落入了淤泥囤积的荷花池,它是那么的无助哀怨。
他伤心的哭了起来,走到荷池边上要去捡风筝,却怎么也够不到,突然不知道谁在背后撞了他一下,他下意识伸手往后抓,可是当时没有救命稻草,他慌乱的小手只抓到了一只钗子,就掉落到荷池里去了,那只孔雀金钗本是他父皇送给母妃的,母妃喜欢,时常带着,后来不知颜妃使了什么法子,让父皇转赠予她,他无意中从颜妃头上扯下来,至今一直保存着,直到前些日子给了妙止风,让她重新交给父皇。那时候,他才六岁呢,个子也小,不会游泳,落水之时,幸好皇祖母身边的赵姑姑出来寻,看见了便赶紧叫人来捞他,这时,颜妃口中才‘急切’的喊出“来人呐,六皇子落水了!”ii
宫人们纷乱如麻,好在他吉人天相,脱了险,没因此而丢掉性命。
但受了寒,自此以后他体弱多病,心中暗暗发誓自己要快快长大,要懂得保护自己。从水里上来后,他克服了对水的恐惧,更是学会了游泳,后知晓母妃之死的真相,他活得并不轻松,心里有了目标,势必要惩治恶人,为母报仇。
他的人生,没有顺境,只有逆流而上,成长这些年,面对周围的人,哪一次不是小心谨慎,哪一事不是步步为营。
母妃被毒害,不全是奶娘的错,她入宫不算久,起码没有久到看透人心的程度,没有提防颜妃这个心如蛇蝎的女人。太医说,俪妃感染了风寒,熬药的时候,奶娘被颜妃手底下的贴身侍女九儿调离了一下厨房,定是九儿受人之命在太医开的药方里加重了马钱子的药量,时长日久,服药之人渐渐神经不正常,最后心脏和呼吸骤停而殒命。ii
马钱子本无毒,却不能过量服用,此杀人之法需要耐心和恒心,可见此人心极狠。
皇祖母常说,人活着切莫灰心,待你洗净铅华日,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今,潜入皇宫的刺客,定是告知了皇帝当年暗害俪妃事件的来龙去脉。据说当场好热闹,御史大夫崔远来禀报近日官瓷所出的纰漏,大祭司姚暨提出与陛下商讨明德皇贵妃忌辰,还有秦仲丞秦太史也在,是为查检关于史册的修撰,看是否有遗漏。恰是这个时候,刺客破屋而入,几位大臣们傻眼,刺客是个年五十多的会武的老妇人,身手能打,妇人血泪满面说出俪妃被害真相,说完以剑自裁,以血证明。
热血喷洒在秦太史手中的史册上,猩红刺目,余温未散,吓得太史大人两眼一翻,昏了过去。ii
一遭目睹,字字铿锵,怒者振奋,听者寒心。
至此,皇帝才降了那道废后懿旨,事既出,朝堂之上当得人人愤慨,司马相国万人之上又如何,亦是无法求情和反驳。
同此时,内宫之中出了不大不小的事,没什么人关注,无非是废后身边的九儿姑姑上吊自杀了。大家私底下闲言碎语,谁知她干嘛自戕,八成是做了亏心事,她主子又被废后,自身难保,依仗不了了,所有的债找上门来,她自杀也少受些苦,是对的选择,挺好。
天边日暮晚霞,此情此景,自是大快人心。
远处,一人披肩发,面容坚毅,眼中精光锐利,坐在屋顶上拿壶饮酒,遥遥相望于朝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目光又渐渐柔和,紧绷的弦舒展,释怀如盈盈水波,压覆了心底的澜漪,深深埋藏。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