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第二百四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三节 最痛快的一战(2/2)
其余各连也在前沿阵地丢失后退到山上的二线阵地,鬼子的进攻势头一点没变弱,反而用更密集的队形向山,这恐怕是这两年打的最痛快的一仗了!
打退了鬼子,红石楞子那边送来的吃的也运到了!十几大麻袋的东西,看样子还挺沉的,一个人背着腰都压弯了!打开一看,好嘛!全是白灵灵水灵灵的大白萝卜!这都是山里老乡们过冬储存的蔬菜,那年月冬天没有细菜,就是白菜罗卜土豆的,这还不是一般人能吃上的呢!
萝卜这东西好,又能顶饥火又能解渴!这么些人不够分啊,用刺刀切了,一人吃几片就行了,正吃着呢,远远地小鬼子举着白旗的过来了几个人,一看,是两个伪军一个便衣汉奸外加一个鬼子军官。
一搭话,说不是来打仗谈判的,是想让八路高抬贵手,让鬼子把战死没来得及带走的尸体收容走的,其实啊咱们的部队已经在打扫战场了,日军留下的尸体有二百多具,都在原来加藤联队的营地那摆着呢,本来想找块地方挖个坑埋了的,既然鬼子想要,就让他们拉走吧。
这种事当时没少发生,日军是很少丢弃自己人尸首的,前面说过,部队要撤退时,一般是焚烧尸体或者是带走尸体的一部分,所以常见鬼子的部队撤退时不少人脖子上挂着骨灰盒子或者是坛子。
这一点不佩服不行,到现在日本人还在寻找二战时被遗弃在各个战场的日军士兵尸骨,比如在日军野炮56联队战记《炮烟》一书的附录中,有一份日本战后在缅甸收敛阵亡人员遗骨的资料,是自1975年首次向缅甸派出“收骨团”赴缅,直至1980年派出“慰灵团”来我国云南活动的大事记。
每次收骨回国后,日本国内的各部队战友会即组织慰灵祭,资料中还附有侵占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龙兵团)及其所辖野炮56联队的历次祭奠活动的详细记录。
这一切的发端,是日本于1973年发起成立“全缅甸战友团体联络协议会”,推动日本政府厚生省于1974年制定出“海外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并为即将派出的“全缅战联协”团员募集活动资金,在当年4月和10月两次共募得8500万日元。据日方统计,日军在缅甸战场的阵亡人员约为13.7万,因此留下大量未能及时处理的弃尸。
1975年,第一次“收骨团”踏上了赴缅旅程,成员由141人组成。其中,厚生省职员10名,老兵90名,阵亡者遗族25名,还有志愿者组成的“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成员15名。此次,共收集遗骨10717柱。
1976年,第二次“收骨团”赴缅,此次由163人组成。其中厚生省职员12人,老兵100名,阵亡者遗族40名,“日本青年遗骨收集团”成员10名。此次共收集遗骨12589柱。以上两次共搜集遗骨23306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