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特使:第二百三十二章 会博士(2/2)
这时,齐明剑也发现,博士簇拥着秦皇,和秦皇一起谈天论地,无所不讲。而秦皇似乎,除了关心的大秦的功绩外,还是喜欢听,那些神话传说,他的确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他是想各方面,都超过古人,他此时,更想得到的,还是长生不老药方。
齐明剑不敢和秦皇提长生不老的事,也没敢提在海上遇到宛渠人。
齐明剑渐渐地退到了后面,和与他并行的一个博士,聊了一起来。
这位博士,听说齐明剑打过仗,就和他聊起来秦军的演变,现在的秦军,材官、骑士、楼船士已经是越来越专业了。
齐明剑知道,所说的这些官、士就是,步兵、骑兵和水军,已经条例化管理了,而大秦的兵法,更像是军队的律法,每一项都规定十分细致。
秦军编制配备,更是严格要求。从总体上来看,骑士的总量,相对要少;材官的数量,相对多一点;而最多的还是楼船士。
因各地具体用兵需要不同,各地兵力配备和类别分布,又有相当大的差异。
军队人数多了,军粮需要量就大了。农业生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博士说:“几亩地,一户人家,这样传成几千年,没有人能谁真正理解,先民是怎样把农耕文明,传承下来的。”
齐明剑说:“也是,咸阳这样的大都市,建设成这样大的规模,也只是这十来年的事。”
博士说:“大城池,也是才建起来,上古就有城池了。”
齐明剑说:“都说夏朝就有都城了,还没有见过像样的城池。”
博士说:“有的老城池,被洪水吞了,有的毁于战火,有的又在原址一上建新城了,老城自然就找不到了。”
齐明剑说:“埋在地里的文物,留传下去,也能说明问题,上古和远古的先民,更多是居住在山洞里。”
博士说:“窑洞城池,现在也很普遍,东暖夏凉,更适宜人居住。”
齐明剑感慨道,从北到南,都处都看到,先民的遗址。只是,那些山洞,不住人,也就垮塌了。
博士说:“好古的人,现在还是大有人在,你没听说过吗,有人把家财都换古董了,守着古董过日子,还是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把古代文明发扬光大。”
齐明剑心想,李斯当上丞相之后,他就一直在推行大一统的封建帝制格局,秦皇更希望,大秦有大的超越。
而李斯也开始走上了极端,除了博士等官职的人,可以收藏《诗》、《书》,他建议秦皇下旨,不得其他人,收藏六国的《诗》《书》,更不允许人,借古非议大秦。医药、卜筮、种植等书,还是可以留下来。谁要想学法令,可以向秦吏学习。
提起这些事,齐明剑就说,丞相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了。
博士说,是有些过了,不过这样也很好,博士更知道珍惜书了。
齐明剑说:“我差点把正事给忘了,你们都知道,易与天地准,为什么不把传道答疑解惑的方法,用于科学研究?”
博士问:“你想研究什么?”
齐明剑说:“比如说,道的物理学研究。”
有博士问:“什么是物理学?”
齐明剑说:“研究物质规律,不改物质化学性质的学问。”
博士说:“要是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齐明剑说:“那就是化学了。”
博士说:“宇宙万物,一刻也没有停止,道,非常道,你这个研究,就是一个“常道”,这是中间过程。”
齐明剑说:“所以我才说,把各种专业技术,变成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