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道:“单说这萨尔浒之战,各地中山西出兵最多。可是,三万山西汉子,到头来回来几个?这伤亡率比走西口还要残酷多了去了!”
几人不语。
小二又道:“最要紧的是,流了这么多的热血,还被满清的鞑子打输了。要我说,坏就坏在没有帅才!”
李四邺抬起头来,道:“我大明人才济济,怎么就没有帅才了?”
小二道:“就说那主帅杨镐吧,啥玩意儿?根本不懂军事。非得要兵分四路,分进合击,这么一来,才给了努尔哈赤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机会。任意拉出一个人来,也知道分兵四路,会兵力分散。堂堂主帅,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得!”
李四邺面色阴沉。
“兵分四路。本文来源:齐~齐^读。分进合击”,且不说这并不是杨镐一个人的独断。在当时的背景下,就算是集中兵力,后金仍然可以进攻整个明军兵力最为薄弱的一环。
况且,当时后勤供应紧张,不能长期按兵不动。
一方面万历帝早已多年不临朝,另一方面朝廷催战不止,务期歼灭,以奠封疆。明军只有主动出击。
明军几个总兵之间关系又出现了缝隙,“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并非下策。
可惜的是,如同当今很多团队在做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任务一切分,各路各路之间却互不协调,每一路对于自己的目标和作用也不明朗。或者说,操作起来,实在不是脑海中的那个样。
身为浙党成员的杨镐并不是庸才,之前的万历朝鲜战争中。 。屡立奇功。这也是党争之时,他被派往经略辽东的原因。
自萨尔浒之战兵败后,杨镐被朝廷追究责,成了大明的罪人。
然而,李四邺知道,错的不只只是杨镐。而真正错了的那些人,他又不敢说出来。
萨尔浒之战之后,替代杨镐经略辽东的,是兵部侍郎熊廷弼。
熊廷弼,就是故事一开始,被魏忠贤一党诬陷行贿的那个辽东总兵。
阉党利用熊廷弼一案,进而诬陷东林六君子受贿,从而把杨涟等人下到狱中。
熊廷弼之后,经略辽东的是孙承宗。
孙承宗,是天启帝的老师,是故事开始时费一流出京的时候,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被迫辞官回乡的那一位。
再加上后来的袁崇焕。看后求收藏齐^齐#读,。这样看来,经略辽东,倒成了大明最高危的职业了。
浙党成员杨镐,与东林党扯上关系的熊廷弼,《东林点将录》的孙承宗,主动奉迎魏忠贤的袁崇焕……
经略辽东的主要军事官员,已经完全为党争利益所左右。
小二又道:“还有那四路总兵,比如说杜松吧。”
“杜松,那可是主力。”
小二道:“主力?行,就说这个阻力。”
“主力。”
小二道:“好嘞,助理,杜助理。这个杜助理,冒险贪功,四路军中最先出动,率军在萨尔浒轻敌渡河。炮车还没渡过河去呢,就继续行军。结果路上最先遇到了埋伏已久的后金军队。随后,杜助理一声令下,不要慌,占据高地。“
渡河的时候,炮车却不容易渡过去,就算过去了火药也要被浸湿。!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