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宠婢:第116章(2/2)
是崔贤妃。
如今萧皇后刘贵妃王淑妃卢德妃,因受吴王齐王等人的连累,都被拘在各自的宫中,这些妃嫔们便以崔贤妃为首,不过能在这种时候出来闹腾的,恐怕目的都不单纯。
“太子妃和小皇孙昨日受了惊,马上各位大人们都会进宫,贤妃娘娘有什么话,还是是时一起说吧。”
来喜含着笑道,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
崔贤妃十分不忿,似乎还想训斥,却没有人理会她,来喜护着秦艽和颉儿进了殿中。
这副场景让崔贤妃脸色极为难看,因为这里头的含义太多了,以内侍省神策军为首的明显是保皇党,如今保皇党护着太子一系,那寓意还用明说?
脸色难看的不光崔贤妃一个人,但更多的都是默不作声,恐怕心中另有酌量。
……
来喜将秦艽带去了一处偏殿,让她暂时在此处休息,便匆匆走了。
其实事情没有来喜说的这么简单,他们以清剿叛军的名义紧闭宫门,外面早就闹得不可开交,表面没人说什么过激的言辞,实际上早有人乱传谣言蛊惑人心,也因此一些在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们频频出面,与内侍省交涉。
现如今就是彼此都有忌惮,内侍省顾忌怕再生乱子,只准许大臣们进宫交涉,可这些大臣们却害怕宫里有陷阱,要求大开宫门。
就在这么从早上开始谈,一直到傍晚才出结果,结果还是依了内侍省的,毕竟内侍省的人耗得起,宫外的人耗不起,他们太急于想知道宫里的情况。
这无疑是一出好戏,秦艽坐在偏殿里都能听见外面的哭嚎声。
褪去了光鲜体面的一面,其实这些所谓的皇亲国戚们,比地主家的亲戚没什么区别,都是泼出了性命都要咬上一口肉。
有人来请秦艽,她便带着颉儿随着去了。
……
殿中气氛凝滞,显然事情进入了僵局。
秦艽到了后,来喜便以她有孕在身,让人搬了椅子来,至于其他人都是站着。
可明明站着,却形成了威逼之势,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孤儿寡母被一群虎狼亲戚威逼利诱,为的不过是吞了他们,连骨头带肉。
幸亏太子一系也不是没有人脉,两位太师太傅及数个兼东宫属官的大臣们很有觉悟,在开始讨论未来大统即位人选之初,就提出该是太子长子即位才是。
对此,一众反对者纷纷提出异议,以君主年幼,不利于江山社稷为名,进行了驳斥。
这些大臣们吵得是口沫横飞,哪还有平时儒家士大夫注重体面的模样,都恨不得化身市井泼妇。
而那些之前还哭天喊地的妃嫔和皇子们,倒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姿态,秦艽猜测恐怕有些人早有准备,自然不会图穷匕见。
这其中大概分了几个派系,一个是七皇子康王,一个是八皇子蜀王,还有十皇子,至于其他皇子年纪都太小,就算想争,恐怕也争不到个什么,话的和顺看了她一眼道。
其他人虽诧异秦艽会在这时候离开,但也没说什么,毕竟少了太子妃孤儿寡母在此恶心人,说不定更有利自身。
来喜来到秦艽身边,送她出去。
一直到了偏殿,秦艽才歉道:“来喜哥哥,我实在是撑不住了。”
“别这么说,你身子要紧,要不要我让人找个御医来给你看看?”
秦艽摇摇头,说歇一会儿就好了,又问:“那,接下来该怎么?”
“你别着急,现在不过刚开始,水面下到底有多少鱼儿还未得知,为了保险起见,先让他们吵着,他们吵不出什么结果。”
秦艽默然,倒也明白来喜为何会这么说。
以当下这种情况,不管是伪造传位圣旨还是传位口谕,都惹来怀疑,突然泄露的消息彻底打乱了来喜的计划,可这恰恰正是她要的。
浑水才能摸鱼,唯独就是有些对不起来喜。
她看了来喜一眼,抿着嘴角,心里觉得很难受。
因为来喜在她心里似乎就和对不起画上了等号,她总是在对不起他,欠了上辈子,本想这辈子还了,到最后依旧陷入这种局面。
她只是想大家都活着。
这么不停地想着,秦艽总算心里舒服多了,又和来喜说了两句,才进去休息了。
她用了些膳,又睡了一觉,起来后问殿里服侍的宫人,那些大人和娘娘们都还在,看来似乎打算秉烛夜谈。
她让阿朵出去了一趟,得知那些人都还没用膳,便吩咐宫人给那边准备些膳食送过去,不过她本人没有亲自去,还是以身体不适之名。
期间似乎来喜问过,但听说是太子妃吩咐的,并没有说什么。
一直到亥时,那些人终于散了,不过康王蜀王等几个皇子都没走,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不过人家打着孝的幌子,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而这时已经太晚了,为了秦艽身体着想,便没有回东宫。